商业产业

A股上市银行总市值续创历史新高 经营稳健分红可持续吸引投资者

2025年07月11日 | 查看: 69047

7月10日,A股多家上市银行股价盘中再创新高。

A股上市银行总市值续创历史新高 经营稳健分红可持续吸引投资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整体来看,7月10日收盘,A股三大股指悉数收涨,其中,沪指站稳3500点,报3509.68点,当日上涨0.48%。板块方面,大金融概念继续集体走强,房地产、多元金融、保险等领涨;汽车、传媒、国防军工等跌幅居前。其中,近期因股价屡创新高而备受关注的银行股,当日再度延续强势表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个股盘中股价均接连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收盘,在42只银行股中,有34只个股收涨。以当日收盘价计,A股上市银行总市值达16.30万亿元。

“从资金面角度看,投资者对银行股仍有较强的配置需求,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华福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宇表示,从基本面角度看,当前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在4%左右,仍然有下行空间。随着净息差行业性企稳、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银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触底回升的预期有望逐步兑现。

多家上市银行A股市值刷新纪录

具体而言,A股“市值王”——工商银行在前一日刚刚刷新纪录后再创历史新高。截至7月10日收盘,工商银行报收8.08元/股,总市值约2.88万亿元。当日盘中,工商银行股价最高达8.13元/股,总市值直逼2.9万亿元。

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截至当日收盘,上述5家银行总市值分别达2.21万亿元、1.88万亿元、2.58万亿元、6953.5亿元、1496.92亿元,总市值均创历史收盘纪录新高。

今年以来,上市银行市值屡创新高,42只银行股年内股价涨幅均为正值,青岛银行、浦发银行等8只个股涨幅超30%,另有14只个股涨幅在20%以上。

7月10日,A股上市银行总市值达16.30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2.73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总市值分别为2.88万亿元、2.58万亿元、2.21万亿元,居A股上市银行市值前三位。

“上半年,银行板块延续稳健向上市场表现,主要是受益于市场红利投资偏好以及银行基本面改善预期。随着估值逐步修复,投资者开始审视银行股估值压力和高股息策略可持续性。经营业绩稳健与资产质量稳定,合理估值与适当的分红政策,这些要素构成银行股高股息投资价值的基础。”湘财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怡萍表示。

上市银行去年分红超6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A股上市银行迎来密集分红期,截至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均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7月8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17日实施2024年年度A股分红派息,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439.23亿元(含税)。就在前一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14日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约586.64亿元(含税)。

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已有31家银行完成2024年度派息分红,7家银行公告拟实施分红具体日期,合计分红总额达3631.93亿元。此外,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间,有23家上市银行完成了2024年度中期分红,分红总额2577.06亿元。据此计算,2024年A股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总额达6208.99亿元。

国盛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当前,国有大行的加权平均股息率为4.07%,对比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为2.42%,仍处于近十年49.10%的分位数,利差优势较为明显。而从板块内部来看,仍有部分业绩增速较高的城商行股息率在4.5%以上。

在郭怡萍看来,若市场红利投资风格得以延续,能够对银行股估值形成支持。近两年,随着信贷增速放缓,银行股分红率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股份行和区域行的分红率仍然有提升空间,有助于增强高股息投资可持续性。

分析人士多看好银行板块估值

事实上,银行股价屡创新高并非A股独有现象。

“全球银行股都在创新高。”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2024年至今,全球、美国、欧洲、日本、中国、中国香港银行指数分别上涨52%、49%、65%、53%、59%、88%,当前均已逼近或超过2010年以来新高,且相对于大盘指数均跑出超额收益。

在张启尧看来,首先,这一现象背后是全球宏观环境的共性。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低增长时代、政策和地缘不确定性加剧,银行作为盈利稳定、分红可持续的“确定性资产”获得价值重估。其次,由于2022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进入加息周期,叠加特别的业务模式和股东回报形式,海外银行兼具高股东回报和成长性。再次,从全球主要银行龙头估值比较看,在市净率(PB)—净资产收益率(ROE)框架下的当前A股、H股估值仍具备吸引力。

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银行整体仍保持较好的利润,主要依靠资产增长来弥补利差下降的影响。不过,在净息差收窄的情况下,银行需要寻求新的利润来源。近期,中小银行和国有大行纷纷上调了资信业务、银行卡年费等费用,这是商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此外,债券市场的牛市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尤其是国债和地方债,许多银行加大了债券投资。

“后续银行板块股价良性表现或有所延续,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光大银行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一是进入二季度,息差收窄压力环比明显改善,净利息收入增长压力相应有所减轻,上市银行经营整体稳定。二是经过本轮上涨,银行股估值水平抬升,股息率有所弱化,当前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在3.8%左右,相较于10年期国债1.6%至1.7%的收益率中枢,银行股作为类固收资产配置性价比仍有优势。三是资金面的一些积极因素正在持续发挥作用。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类ETF基金作为配置盘的力量尚未消退;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长期资金对高股息资产权益法核算有较强诉求,期望长期持股获得较好综合收益;三是结合近期银行公告看,部分追求绝对收益的产业资本也对高股息且基本面稳健的优质上市银行有投资诉求。”王一峰说。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张弛

编辑:肖娟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车险共有多少种,应该买哪种?

人保车险|车险报案有什么影响,可以报几次呢?

人保车险|为什么要养成把车头朝外停的好习惯?

经观头条 | 儿童抑郁症门诊零点之后

人保车险|“冷门交规”也记牢,和扣分说No!

人保车险|车险怎么买最划算?

人保车险|购买车险有哪些渠道?有哪些区别呢?

人保车险|这些冬季用车不良习惯,你“中招”了吗?

人保车险|车险到期未续保损失有多大

人保车险|理赔服务好在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