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湖南金融监管局持续促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走深走实,通过“一增一减”拓宽金融服务能效,为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5年4月末,全省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239.75万户,推荐清单内企业授信率达85.85%,累计授信18.72万户次、3373.7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7.56万户次、1660.36亿元,其中首贷金额224.6亿元。
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要在产品服务上“做加法”,在各类成本上“做减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悉,湖南金融监管局督导银行机构深度参与走访、摸排、筛选、对接等各环节,加大资源倾斜力度,精准匹配融资需求,实现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同时,加强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管理,规范与第三方合作行为,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4月末,湖南省银行机构通过协调机制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为4%,较去年建立协调机制以来下降1.53个百分点。
湖南中清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轻资产特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缺乏抵押物无法获得贷款。据介绍,望城金融监管支局了解情况后,迅速联合有关政府部门、融资担保公司及主办银行组成专项服务组,打造“技术显性化评估—风险共担机制—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闭环,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同时,协调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对企业“专利包”进行市场化估值,市融资担保公司提供40%风险分担,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追加20%补偿。
在一系列举措支持下,工商银行长沙望城支行仅用10个工作日即完成对企业的尽调并放款,向该企业发放贷款1000万元,贷款利率较常规抵押贷款利率下降120个基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织密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网”
依托“湘信贷”平台实现银企对接全线上处理、“融资结对帮扶”制度实现全省覆盖……随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走深走实,湖南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网”被进一步织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湖南金融监管局推动122个区县组建工作专班,在“湘信贷”平台开发“千企万户大走访”模块,实现企业申请、名单推送、银行对接全线上处理。在机制框架下单设民营、外贸板块,印发实施方案,梳理企业清单。建立“湘信贷”平台园区服务站工作机制,创建“县市区+园区+银行机构”走访模式,指导区县专班建立“融资结对帮扶”制度,与园区、乡镇“结对子”,服务网络覆盖全省1500多个乡镇和两万余个行政村。
新兴制造业企业湖南德燊科技是道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企业,2025年一季度曾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在融资过程中却因缺少抵押担保屡屡碰壁。如今,湖南德燊科技也被纳入“金融服务网”。
据介绍,依托当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道县金融监管支局上门走访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融资困难,开展“一对一”帮扶,将其引入“潇湘财银贷”政银合作平台。同时,指导道县农商银行针对企业特点,创新推出“信用+平台”融资模式,整合企业纳税、经营流水等信用数据,通过“以信换贷”替代传统抵押担保方式。最终该企业成功获贷300万元后,迅速完成原材料和设备采购。
“此举为当地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提供了可复制范本,有效激活区域实体经济活力。同时,政银协同机制增强了企业信心,助力优化地方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金融监管局有关业务负责人介绍。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许予朋
编辑:肖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