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2023年10月12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部发布了《中国对非主权融资有效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转型为债权国,作为发展融资资金的提供者,为多边机构捐款,也通过双边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述报告采用的数据库显示,中国2000-2020年对非主权债务融资承诺金额累计约1600亿美元。报告关注项目层面的分析,尤其是融资对非洲人民的经济、生活福利的改变。报告显示,中国对非融资项目内涵丰富,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对非洲债务可持续性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报告指出,在政策目标上,中国对非融资与全球发展目标相一致,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全球发展融资体系的新生和重要补充力量。中国对非洲的融资遵循非洲国家自身的发展战略。
为了探究中国新兴的债权人角色,报告研究了中国2000-2020年对非主权债务融资,调研报告采用的数据库显示,中国对非主权融资以官方债权人和基建项目为主,支持大量具备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其中,90%资金用于非洲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表示,报告的发布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是一个回顾对非融资有效性很好的时机。根据调研报告采用的数据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在2013年至2020年对非融资承诺金额累计约1060亿美元,尤其是中国的商业债权人较比之前更加活跃。
报告通过计量模型分析项目层面的有效性,量化分析显示中国主权融资对非发展呈现多维度显著正面效应。报告实证检验得出几组数据:中国贷款每增加1%至少贡献0.176%的非洲经济增长,至少带动基础设施改善0.027%,至少带动出口创汇增加0.244%,至少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加0.293%,至少提升非洲入学率0.118%,至少拉动工业就业增加0.143%。
报告还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中方主权融资重点领域的代表性项目,涵盖交通、能源、通信、供水、能力建设等,在具体项目项下展示出中方债权人与其他多双边债权人存在互补效应。
报告研究显示中国贷款释放了非方资源禀赋,加强了出口创汇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助推非洲工业化转型,有效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债务可持续性,亦改善了当地教育和就业,提升了人力资本。
这份报告也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非洲的投资,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对非融资体系,加强第三方合作,通过发展与借款国比较优势相一致的产业,增加出口创汇,根本上实现债务可持续。
推荐阅读:
《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3》:59家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占商业银行总资产比重约84%
《2022中国消费企业社会价值研究报告》:企业在文化打造、与国际组织等合作上有所欠缺
今日看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举行;国新办将举行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